您现在的位置是:每日趣闻 >>正文

“黄初诗到文姬”及其不解之谜

每日趣闻1428人已围观

简介中国人相信,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三不朽”观念。“三不朽”中的“立言不朽”,指的是文人学 ...

中国人相信,黄初立德不朽,文姬立功不朽,不解立言不朽,黄初这就是文姬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三不朽”观念。“三不朽”中的不解“立言不朽”,指的黄初是文人学者通过著书立说,延伸自己的文姬文化生命。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学术史早已反复证明,不解一个杰出的黄初诗人,一个优秀的文姬学者,其文化生命必将远远长过他的不解自然生命,甚至永垂不朽。黄初“三不朽”所体现的文姬,其实就是不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生命观。因此,我以为,替历史上著名作家和学者编撰年谱,不能止于其去世之年,而应该延续到其身后。比如,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清照,她的自然生命虽然只有72岁,但她的文化生命已经延续了800多年,至今仍在延续着。毫无疑问,《李清照年谱》“身后编”的篇幅,要远远大于“生前编”。沈祖棻的自然生命只有69岁,而她的文化生命至今已达115岁,并且还将持续延伸,以至无穷。为她的文化生命奠定坚实基础的,就是她留在这个世间的各种作品和作品集,书中刻录着她的生命基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新版的五卷本《沈祖棻全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纪念沈祖棻先生诞辰115周年,祝贺新版《沈祖棻全集》的面世,二者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沈祖棻延续文化生命。

“黄初诗到文姬”及其不解之谜

老话说,书比人长寿。其实,书不仅有比人更长久的生命,也有比人更广大的交往圈。人固然可以读万卷书,书也可以结交数万、数十万个读者。改革开放之初,沈先生讲析唐诗宋词的两部名著《宋词赏析》和《唐人七绝诗浅释》次第出版,甫一面世,就令世人惊艳不已,一举吸引了数十万读者。1980年3月初版的《宋词赏析》,首印七万册,很快一销而空,次年二印,就加印到25万册。1981年8月初版的《唐人七绝诗浅释》,首印12.4万册,大受市场欢迎。我是购买并阅读《宋词赏析》首印本的七万名读者中的一个,也是购买并阅读《唐人七绝诗浅释》首印本的12.4万名读者中的一位。那时,我正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是一个热爱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的大学生,但受限于所学专业,没有良师指导,苦于不得其门而入。沈先生这两部名著,打开了我的眼界,成为我自学唐宋诗词的津逮。读过沈先生著作之后,我又自觉延伸阅读,从北大图书馆目录中查到沈先生和程千帆先生合作、出版于1954年的《古典诗歌论丛》,还查阅了程先生的其他著作,并了解到程沈两先生正是被当代学界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的传奇伴侣。这一段阅读经历,不仅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唐宋文学的兴趣,也促使我毅然决定跨专业报考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而主持这一研究方向的导师,正是程千帆师。就我个人的阅读史而言,我是先成为沈先生的读者和粉丝,而后再成为千帆先生的读者和粉丝。幸运的是,我于1983年得以立雪程门,成为千帆师的受业弟子,而不幸的是,在我入门之时,沈先生已于六年前因车祸逝世,她是我只能通过文本想象仪型而无缘一面的师母。

入门之后,我向千帆师汇报了自己阅读沈先生书的经历,也提交了一些稚嫩的诗词习作,请老师批正。这些习作中对结构、章法的经营,很多来自我阅读沈先生两部名著所获得的一知半解。我还记得,千帆师接过我的习作诗稿,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沈祖棻在世,由她来指导你的诗词写作,该多好了。”此次见面后,千帆师拿出一个石雕笔架送给我,说这是沈先生当年用过的,雕刻颇为精美,这笔架至今还摆在我的书案上,搁放我的毛笔。毕业后,趋谒千帆师,也会与先师谈起沈先生的诗词。沈先生的《涉江诗》,最初是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印的,初版只印2570册,非常难得,我没有买到。后来偶然有个机会,蒋寅兄在北京某书店发现还有若干馀书,就代老师买了下来。于是,我得到一册千帆师的签赠本,先师题赠文字共五行:

癸酉七月奉贻

章灿贤弟;

惆怅涉江人已渺,

不留老眼为君明。

千帆老人并题。

1993年盛夏的一天,先师在南京鼓楼医院养病,我去探望他。31年前老师题赠此书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1978年2月,千帆师整理《宋词赏析》既毕,在《后记》中解释书名的来历:“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些文章以赏奇析疑为主,故此书以《宋词赏析》为名。”赏奇析疑,既是《宋词赏析》的特色,也是《唐人七绝诗浅释》的特色。甚至还可以说,这就是沈祖棻说诗的重要特色。《宋词赏析》包括《北宋名家词浅释》《姜夔词小札》《张炎词小札》三个部分,其赏析的对象,主要是北宋婉约词和南宋姜张二家。这些词作的艺术技巧最难理解,更难分析。这些赏析,沈先生虽然自谦地称为“浅释”“小札”,其实句句都是行家里手之言,极见功力。其后,从1980年代直到1990年代,以《唐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为代表的鉴赏词典和鉴赏文章合集,层出不穷,成为出版界的新宠和市场热点。但是,与沈先生这两部名著相比,那些书中的众多鉴赏文章,恐怕都难免隔靴搔痒,瞠乎其后矣。

《赏析》《浅释》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首先源自沈先生对诗词的神悟心解,其次源自其一生的诗词创作体验,再次缘自其数十年诗词阅读、教学与研究的深厚积累。对沈先生诗词的评价,窃以为,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题诗最为言简意赅:“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经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常任侠是程、沈二先生青年时代的诗侣,相知甚深,他赞叹涉江词“幽思缠绵,多悲苦之音,词笔在易安之上,久不闻此调矣”。他对沈先生《浣溪沙》(“何处秋坟哭鬼雄”)六首情有独钟,就是看中这些作品“所感触时事者深也”。处离乱之世,发忧患之声,正是沈先生诗词共同的美学特征,也是朱、常二先生的共识。

新版《沈祖棻全集》收录的《涉江诗词集》,是千帆师晚年的精心笺注本,最称佳善。沈先生逝世之后,友朋哀挽之作甚多。千帆师为沈先生《寄肇仓》一诗作笺时,曾引录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挽联云:“白下人归武汉,黄初诗到文姬。”并称赞此联“造语极工”,但又觉得此联似乎不完整,可惜在夏先生夫妇生前没有问个明白,终于留下不解之谜。据张春晓见告,此联见于夏夫人吴无闻先生1988年7月31日给千帆师的来信。上联概述沈先生的学术经历及其与宁汉二城的因缘,下联赞美沈先生的诗歌成就,堪称简要精当。以“白下”对“黄初”,以“武汉”对“文姬”,一白一黄,一文一武,铢两悉称,确实是难得的工对。

夏承焘挽联中所谓“白下人”,可以理解为“白下诗人”,也可以理解为“白下学人”。沈先生早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受教于吴梅、黄侃、汪辟疆、胡小石、王易、汪东等南雍名师,堪称南雍诗学的杰出传人。大学时代,她即以一篇《浣溪沙》(“芳草年年纪胜游”)受知于汪东先生,蜚声词坛,这件事人所共知,不必赘述。在唐诗尤其是唐人七绝诗研究方面,她继承了胡小石先生的衣钵。“小石先生早年从散原老人学诗,因才情卓异,风神秀美,故受命从唐人七绝入手,而后再依性之所近,兼习各体。小石先生诗名日盛,精通各体,然于七绝仍情有独钟,生平讲诗,喜作七绝之剖析。1934年时曾为金陵大学研究生专设一课,尚存其时的讲义”。(周勋初《胡小石文史论丛·导读》)这个讲义就是今存于《胡小石文史论丛》中的《唐人七绝诗论》。胡先生将唐人七绝“自显而隐,分十六格,各举一名作为首例,下录同格者若干首附之”。“十六格中,第一至第五格为对比今昔,第六至第八格为对比空间差别,第九格为超过因果关系,第十格第十一格为设问答,第十二格至第十四格为假设想象,第十五格为事物之人格化,第十六格为意在言外。最后附唐人习用三字之名词押末句韵脚,以求重点突出,音节铿锵一法。经此解剖,七绝诗作法大明,乃极便于鉴赏与追摹矣。”(吴白匋《胡小石先生传》,《文献》1986年第2期)

新版《沈祖棻全集》的亮点之一,是增入沈先生的《七绝诗论》。此书论唐人七绝,将胡先生的十六格扩充为二十四格,特别突出勾勒字的作用,每一格直接以所用勾勒字标目,更为醒目。如第七格“最是”,第九格“不及”,第二十格“不知”等等。所谓勾勒字,就是涉及全诗意脉流动与结构呼应的关键词,往往是全诗最得力之处。沈先生作七绝诗,最善于使用各种勾勒字,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如《新寒》:“浓霜如雪月如丸,庭树风高落叶干。最是单衾多病后,昨宵无计敌新寒。”又如《癸卯夏重游金陵,赋呈子雍、白匋》:“白下清游娱后期,七年离恨夜灯知。人间纵有登仙乐,不及秦淮重到时。”讲诗有体会,论诗有心解,作诗有功力,三者在沈先生身上合而为一,突显了南雍诗学的实践性品格。

2021年,《夏承焘日记全编》正式出版,翻到1977年8月31日日记,载有《鹧鸪天·悼沈祖棻女词人》一首:

江汉吟魂不可招,灯边二老(谓殷孟伦、叶圣陶)共魂销。苍山秋汛黄花老,沪渎归心鼓角高。朱与李(谓淑真、清照),问谁豪。年年辜负曲江潮(前人谓广陵曲江实即浙江)。帘头一片黄楼月,忍照离魂过汉皋。(十年前与君晤谈沪楼,是为最后一面)

(夏承焘著,吴蓓主编:《夏承焘日记全编》第1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6943页)

这首挽词写得哀惋深情,读后令人泪下不禁。值得注意的,挽词后又载挽联一副:“黄初诗到文姬好,白下月如武汉高。”其文较千帆师所引,上下联各多出一字,还有两处文字不同,而且上下联易位。“黄初”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年号,代表汉魏离乱时世,其时诗歌也多带忧患之音。以“黄初诗到文姬好”概括沈先生一生诗作,突出其离乱背景与忧患内涵,与朱光潜的题诗异曲同工,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而下联“白下月如武汉高”,除了交代沈先生与宁汉两地的不解之缘,似乎还有意以一轮高挂的明月,表达“帘头一片黄楼月,忍照离魂过汉皋”的伤悼之意。但是,吴无闻来信所录《鹧鸪天》悼词及挽联,与日记载录的版本不同,多有异文。那么,究竟哪个版本的挽词挽联,才是夏先生最后的、完整的定稿呢?我也不能断言。

中国人相信,立德不朽,立功不朽,立言不朽,这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源远流长的“三不朽”观念。“三不朽”中的“立言不朽”,指的是文人学者通过著书立说,延伸自己的文化生命。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学术史早已反复证明,一个杰出的诗人,一个优秀的学者,其文化生命必将远远长过他的自然生命,甚至永垂不朽。“三不朽”所体现的,其实就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生命观。因此,我以为,替历史上著名作家和学者编撰年谱,不能止于其去世之年,而应该延续到其身后。比如,北宋著名文学家李清照,她的自然生命虽然只有72岁,但她的文化生命已经延续了800多年,至今仍在延续着。毫无疑问,《李清照年谱》“身后编”的篇幅,要远远大于“生前编”。沈祖棻的自然生命只有69岁,而她的文化生命至今已达115岁,并且还将持续延伸,以至无穷。为她的文化生命奠定坚实基础的,就是她留在这个世间的各种作品和作品集,书中刻录着她的生命基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近新版的五卷本《沈祖棻全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纪念沈祖棻先生诞辰115周年,祝贺新版《沈祖棻全集》的面世,二者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为沈祖棻延续文化生命。

老话说,书比人长寿。其实,书不仅有比人更长久的生命,也有比人更广大的交往圈。人固然可以读万卷书,书也可以结交数万、数十万个读者。改革开放之初,沈先生讲析唐诗宋词的两部名著《宋词赏析》和《唐人七绝诗浅释》次第出版,甫一面世,就令世人惊艳不已,一举吸引了数十万读者。1980年3月初版的《宋词赏析》,首印七万册,很快一销而空,次年二印,就加印到25万册。1981年8月初版的《唐人七绝诗浅释》,首印12.4万册,大受市场欢迎。我是购买并阅读《宋词赏析》首印本的七万名读者中的一个,也是购买并阅读《唐人七绝诗浅释》首印本的12.4万名读者中的一位。那时,我正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是一个热爱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的大学生,但受限于所学专业,没有良师指导,苦于不得其门而入。沈先生这两部名著,打开了我的眼界,成为我自学唐宋诗词的津逮。读过沈先生著作之后,我又自觉延伸阅读,从北大图书馆目录中查到沈先生和程千帆先生合作、出版于1954年的《古典诗歌论丛》,还查阅了程先生的其他著作,并了解到程沈两先生正是被当代学界赞为“昔时赵李今程沈”的传奇伴侣。这一段阅读经历,不仅进一步增加了我对唐宋文学的兴趣,也促使我毅然决定跨专业报考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而主持这一研究方向的导师,正是程千帆师。就我个人的阅读史而言,我是先成为沈先生的读者和粉丝,而后再成为千帆先生的读者和粉丝。幸运的是,我于1983年得以立雪程门,成为千帆师的受业弟子,而不幸的是,在我入门之时,沈先生已于六年前因车祸逝世,她是我只能通过文本想象仪型而无缘一面的师母。

入门之后,我向千帆师汇报了自己阅读沈先生书的经历,也提交了一些稚嫩的诗词习作,请老师批正。这些习作中对结构、章法的经营,很多来自我阅读沈先生两部名著所获得的一知半解。我还记得,千帆师接过我的习作诗稿,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沈祖棻在世,由她来指导你的诗词写作,该多好了。”此次见面后,千帆师拿出一个石雕笔架送给我,说这是沈先生当年用过的,雕刻颇为精美,这笔架至今还摆在我的书案上,搁放我的毛笔。毕业后,趋谒千帆师,也会与先师谈起沈先生的诗词。沈先生的《涉江诗》,最初是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印的,初版只印2570册,非常难得,我没有买到。后来偶然有个机会,蒋寅兄在北京某书店发现还有若干馀书,就代老师买了下来。于是,我得到一册千帆师的签赠本,先师题赠文字共五行:

癸酉七月奉贻

章灿贤弟;

惆怅涉江人已渺,

不留老眼为君明。

千帆老人并题。

1993年盛夏的一天,先师在南京鼓楼医院养病,我去探望他。31年前老师题赠此书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

1978年2月,千帆师整理《宋词赏析》既毕,在《后记》中解释书名的来历:“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些文章以赏奇析疑为主,故此书以《宋词赏析》为名。”赏奇析疑,既是《宋词赏析》的特色,也是《唐人七绝诗浅释》的特色。甚至还可以说,这就是沈祖棻说诗的重要特色。《宋词赏析》包括《北宋名家词浅释》《姜夔词小札》《张炎词小札》三个部分,其赏析的对象,主要是北宋婉约词和南宋姜张二家。这些词作的艺术技巧最难理解,更难分析。这些赏析,沈先生虽然自谦地称为“浅释”“小札”,其实句句都是行家里手之言,极见功力。其后,从1980年代直到1990年代,以《唐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为代表的鉴赏词典和鉴赏文章合集,层出不穷,成为出版界的新宠和市场热点。但是,与沈先生这两部名著相比,那些书中的众多鉴赏文章,恐怕都难免隔靴搔痒,瞠乎其后矣。

《赏析》《浅释》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首先源自沈先生对诗词的神悟心解,其次源自其一生的诗词创作体验,再次缘自其数十年诗词阅读、教学与研究的深厚积累。对沈先生诗词的评价,窃以为,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题诗最为言简意赅:“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身经离乱多忧患,古今一例以诗鸣。”常任侠是程、沈二先生青年时代的诗侣,相知甚深,他赞叹涉江词“幽思缠绵,多悲苦之音,词笔在易安之上,久不闻此调矣”。他对沈先生《浣溪沙》(“何处秋坟哭鬼雄”)六首情有独钟,就是看中这些作品“所感触时事者深也”。处离乱之世,发忧患之声,正是沈先生诗词共同的美学特征,也是朱、常二先生的共识。

新版《沈祖棻全集》收录的《涉江诗词集》,是千帆师晚年的精心笺注本,最称佳善。沈先生逝世之后,友朋哀挽之作甚多。千帆师为沈先生《寄肇仓》一诗作笺时,曾引录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的挽联云:“白下人归武汉,黄初诗到文姬。”并称赞此联“造语极工”,但又觉得此联似乎不完整,可惜在夏先生夫妇生前没有问个明白,终于留下不解之谜。据张春晓见告,此联见于夏夫人吴无闻先生1988年7月31日给千帆师的来信。上联概述沈先生的学术经历及其与宁汉二城的因缘,下联赞美沈先生的诗歌成就,堪称简要精当。以“白下”对“黄初”,以“武汉”对“文姬”,一白一黄,一文一武,铢两悉称,确实是难得的工对。

夏承焘挽联中所谓“白下人”,可以理解为“白下诗人”,也可以理解为“白下学人”。沈先生早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受教于吴梅、黄侃、汪辟疆、胡小石、王易、汪东等南雍名师,堪称南雍诗学的杰出传人。大学时代,她即以一篇《浣溪沙》(“芳草年年纪胜游”)受知于汪东先生,蜚声词坛,这件事人所共知,不必赘述。在唐诗尤其是唐人七绝诗研究方面,她继承了胡小石先生的衣钵。“小石先生早年从散原老人学诗,因才情卓异,风神秀美,故受命从唐人七绝入手,而后再依性之所近,兼习各体。小石先生诗名日盛,精通各体,然于七绝仍情有独钟,生平讲诗,喜作七绝之剖析。1934年时曾为金陵大学研究生专设一课,尚存其时的讲义”。(周勋初《胡小石文史论丛·导读》)这个讲义就是今存于《胡小石文史论丛》中的《唐人七绝诗论》。胡先生将唐人七绝“自显而隐,分十六格,各举一名作为首例,下录同格者若干首附之”。“十六格中,第一至第五格为对比今昔,第六至第八格为对比空间差别,第九格为超过因果关系,第十格第十一格为设问答,第十二格至第十四格为假设想象,第十五格为事物之人格化,第十六格为意在言外。最后附唐人习用三字之名词押末句韵脚,以求重点突出,音节铿锵一法。经此解剖,七绝诗作法大明,乃极便于鉴赏与追摹矣。”(吴白匋《胡小石先生传》,《文献》1986年第2期)

新版《沈祖棻全集》的亮点之一,是增入沈先生的《七绝诗论》。此书论唐人七绝,将胡先生的十六格扩充为二十四格,特别突出勾勒字的作用,每一格直接以所用勾勒字标目,更为醒目。如第七格“最是”,第九格“不及”,第二十格“不知”等等。所谓勾勒字,就是涉及全诗意脉流动与结构呼应的关键词,往往是全诗最得力之处。沈先生作七绝诗,最善于使用各种勾勒字,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如《新寒》:“浓霜如雪月如丸,庭树风高落叶干。最是单衾多病后,昨宵无计敌新寒。”又如《癸卯夏重游金陵,赋呈子雍、白匋》:“白下清游娱后期,七年离恨夜灯知。人间纵有登仙乐,不及秦淮重到时。”讲诗有体会,论诗有心解,作诗有功力,三者在沈先生身上合而为一,突显了南雍诗学的实践性品格。

2021年,《夏承焘日记全编》正式出版,翻到1977年8月31日日记,载有《鹧鸪天·悼沈祖棻女词人》一首:

江汉吟魂不可招,灯边二老(谓殷孟伦、叶圣陶)共魂销。苍山秋汛黄花老,沪渎归心鼓角高。朱与李(谓淑真、清照),问谁豪。年年辜负曲江潮(前人谓广陵曲江实即浙江)。帘头一片黄楼月,忍照离魂过汉皋。(十年前与君晤谈沪楼,是为最后一面)

(夏承焘著,吴蓓主编:《夏承焘日记全编》第1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第6943页)

这首挽词写得哀惋深情,读后令人泪下不禁。值得注意的,挽词后又载挽联一副:“黄初诗到文姬好,白下月如武汉高。”其文较千帆师所引,上下联各多出一字,还有两处文字不同,而且上下联易位。“黄初”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年号,代表汉魏离乱时世,其时诗歌也多带忧患之音。以“黄初诗到文姬好”概括沈先生一生诗作,突出其离乱背景与忧患内涵,与朱光潜的题诗异曲同工,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而下联“白下月如武汉高”,除了交代沈先生与宁汉两地的不解之缘,似乎还有意以一轮高挂的明月,表达“帘头一片黄楼月,忍照离魂过汉皋”的伤悼之意。但是,吴无闻来信所录《鹧鸪天》悼词及挽联,与日记载录的版本不同,多有异文。那么,究竟哪个版本的挽词挽联,才是夏先生最后的、完整的定稿呢?我也不能断言。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