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快报

北京已发展养老助餐点2100余个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每日趣闻   来源:每日趣闻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正在学习绘画。该中心搭载了老年学堂功能,辖区居民可报名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的福祉车。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北京市2023年

北京已发展养老助餐点2100余个

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北京老人正在学习绘画。已发余该中心搭载了老年学堂功能,展养辖区居民可报名参加各类学习活动。老助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的餐点福祉车。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北京市2023年就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北京高龄老年人(即80岁及以上的已发余老人)和失能老年人已超80万人,他们的展养养老服务是刚需中的刚需。如何为这部分老人兜牢“老有所养”的老助底线?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并实地探访了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餐点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及建材东里社区助餐点。北京

举措

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2万张 推出24小时普惠居家护理服务套餐

“目前,已发余全市共有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85.5万人,展养其中约有4万人入住养老机构,老助81.5万人选择居家养老,餐点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床前照护、就餐、就医等方面。”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王小兵表示。

王小兵介绍,养老机构的供给相对充分,而居家养老的高龄、失能老人的服务供给缺口相对较大,是当前养老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加强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居家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为了解决居家高龄、失能老人吃饭不便的问题,北京市通过扩大养老机构助餐供给、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开放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等方式,已经发展类型多样的养老助餐点2100余个,覆盖全市四分之三的城乡社区。

在居家长期照护方面,北京市推动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2万张,依托市场主体结合实际设计推出多种24小时普惠居家护理服务套餐,让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买得到、买得起、用得好居家照护服务。

针对高龄、失能老人就医难问题,北京市通过加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指导、开具慢性病长处方等服务,积极推动将居家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探访

西三旗特色养老助餐中央厨房 辐射20余个社区助餐点

当前,北京市养老助餐点遍地开花,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普遍欢迎。

“我们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做一个菜懒得费工夫,做两个又吃不完,经常吃剩菜。我之前中午做两个菜,晚上儿女回家改善伙食,中午的剩菜就会留到第二天吃,很不健康。”8月29日,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的居民马志胜向记者道出了“老哥哥、老姐姐们”吃饭难的原因。

8月29日11点,建材东里社区助餐点饭香袭人,不少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在排队打饭,“这里饭菜营养均衡,价格便宜,早午饭都在这儿吃也就花20元左右,卫生也有保障。岁数大、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马志胜对助餐服务很满意。

2023年10月,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投入运营,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助餐服务网点+配餐/送餐入户”的服务模式,中央厨房位于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负责出餐给辖区社区助餐点,每日提供12种餐品,助餐点提供堂食和送餐上门服务。“现在每天中午有21个社区助餐点通过中央厨房进行配送餐服务,目前还有2个助餐点正在建设中,现阶段每天的出餐量大概700人次。”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负责人郝圆媛表示。

郝圆媛介绍,中央厨房以地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为重点人群,优先保障好高龄独居、孤寡空巢、行动不便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用餐需求。目前,中央厨房服务的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有1100人左右,每天有70位左右的高龄、失能老人预订送餐上门服务。

规划

打通养老服务入户上门最后一公里 加快建设10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据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汉桥介绍,北京市开展创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践探索,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一平台”指的就是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具备集中养老、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志愿服务等六大功能,是服务辖区老年人包括高龄、失能老人的综合体。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搭载的助餐功能有效满足辖区老人的就餐需求。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建有社区餐厅,居家老人可前来就餐,也可享受送餐上门服务,每天助餐服务总量在六七百人次。

据了解,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有48张床位,可为周边老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同时,该中心围绕“老老人”的核心服务需求,提供助餐、助浴、床前照护、助医、助洁、巡视探访、精神慰藉、适老化改造等核心服务内容,月服务量达到15400人次。

王小兵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解决好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问题。

北京市将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通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入户上门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同时,以街道(乡镇)为基础单元,结合区域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分布统筹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10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并逐步整合辖区为老服务资源,促进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此外,聚焦居家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就餐、照护、就医等服务刚性需求,依托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性、专业化服务,推动服务项目清单化、程序标准化、价格公开化。

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老人正在学习绘画。该中心搭载了老年学堂功能,辖区居民可报名参加各类学习活动。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的福祉车。新京报记者 叶红梅 摄

北京市2023年就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高龄老年人(即80岁及以上的老人)和失能老年人已超80万人,他们的养老服务是刚需中的刚需。如何为这部分老人兜牢“老有所养”的底线?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并实地探访了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及建材东里社区助餐点。

举措

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2万张 推出24小时普惠居家护理服务套餐

“目前,全市共有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85.5万人,其中约有4万人入住养老机构,81.5万人选择居家养老,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床前照护、就餐、就医等方面。”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王小兵表示。

王小兵介绍,养老机构的供给相对充分,而居家养老的高龄、失能老人的服务供给缺口相对较大,是当前养老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加强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居家普惠养老服务供给。”

为了解决居家高龄、失能老人吃饭不便的问题,北京市通过扩大养老机构助餐供给、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开放企事业单位内部食堂等方式,已经发展类型多样的养老助餐点2100余个,覆盖全市四分之三的城乡社区。

在居家长期照护方面,北京市推动建设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2万张,依托市场主体结合实际设计推出多种24小时普惠居家护理服务套餐,让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买得到、买得起、用得好居家照护服务。

针对高龄、失能老人就医难问题,北京市通过加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接,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健康指导、开具慢性病长处方等服务,积极推动将居家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纳入家庭医生服务体系。

探访

西三旗特色养老助餐中央厨房 辐射20余个社区助餐点

当前,北京市养老助餐点遍地开花,受到了老年人群体的普遍欢迎。

“我们年纪大了,做饭不方便,做一个菜懒得费工夫,做两个又吃不完,经常吃剩菜。我之前中午做两个菜,晚上儿女回家改善伙食,中午的剩菜就会留到第二天吃,很不健康。”8月29日,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的居民马志胜向记者道出了“老哥哥、老姐姐们”吃饭难的原因。

8月29日11点,建材东里社区助餐点饭香袭人,不少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在排队打饭,“这里饭菜营养均衡,价格便宜,早午饭都在这儿吃也就花20元左右,卫生也有保障。岁数大、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提供送餐上门服务。”马志胜对助餐服务很满意。

2023年10月,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投入运营,形成“中央厨房+社区助餐服务网点+配餐/送餐入户”的服务模式,中央厨房位于西三旗街道建材东里社区,负责出餐给辖区社区助餐点,每日提供12种餐品,助餐点提供堂食和送餐上门服务。“现在每天中午有21个社区助餐点通过中央厨房进行配送餐服务,目前还有2个助餐点正在建设中,现阶段每天的出餐量大概700人次。”西三旗街道养老助餐中央厨房负责人郝圆媛表示。

郝圆媛介绍,中央厨房以地区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为重点人群,优先保障好高龄独居、孤寡空巢、行动不便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用餐需求。目前,中央厨房服务的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有1100人左右,每天有70位左右的高龄、失能老人预订送餐上门服务。

规划

打通养老服务入户上门最后一公里 加快建设10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据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汉桥介绍,北京市开展创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践探索,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其中,“一平台”指的就是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具备集中养老、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志愿服务等六大功能,是服务辖区老年人包括高龄、失能老人的综合体。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搭载的助餐功能有效满足辖区老人的就餐需求。朝阳区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中心建有社区餐厅,居家老人可前来就餐,也可享受送餐上门服务,每天助餐服务总量在六七百人次。

据了解,来广营乡养老服务中心有48张床位,可为周边老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同时,该中心围绕“老老人”的核心服务需求,提供助餐、助浴、床前照护、助医、助洁、巡视探访、精神慰藉、适老化改造等核心服务内容,月服务量达到15400人次。

王小兵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解决好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问题。

北京市将构建完善以“一清单、一平台、一张网”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通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入户上门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同时,以街道(乡镇)为基础单元,结合区域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分布统筹布局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建设10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并逐步整合辖区为老服务资源,促进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运营。此外,聚焦居家高龄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就餐、照护、就医等服务刚性需求,依托市场主体提供普惠性、专业化服务,推动服务项目清单化、程序标准化、价格公开化。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铁马金戈网   sitemap